艰难创业

1903年(光绪二十九年),庐江县举人、前湖北枝江知县卢国华为发展家乡教育,和邑内士绅鲍捷三、吴子绳等人合理经营,在今文昌路庐中办公楼(老教学楼)东侧建造校舍,称“庐江中学堂”。
1905年(光绪三十一年),校舍建成。是年秋,庐江中学堂正式成立。
1907年秋(光绪三十三年)至1922年(民国十一年),学校处于停办状态。
1923年(民国十二年),卢国华之子卢美意(字幼童,又字天白)复校,更名“庐江初级中学”。

辗转抗日烽火中

1937年七月(民国二十六年),卢沟桥事变爆发,次年,学校迁至黄泥河三小上课。
1938年4月,与桐城中学、舒城中学合并,成立省立第三临时中学,向大后方流亡,后为国立八中一部分。
1939年春,学校在庐城复课。

风雨兼程十七载

1949年下半年,原庐江中学、庐江高工、庐江简师合并,改称“皖北区庐江中学”。
1952年,学校更名为“安徽省庐江中学”并沿用至今。
1954年秋,校园占地扩大,东至城关小学,西达大西门城河。
1954年11月,建教学楼(今办公楼),造价11亿元(即今11万元),另有5间物理实验室和教学楼同时动工。

教育的春天

1978年2月,被确定为原巢湖地区重点中学。
1981年,我校总面积记为101.5亩。
1982年秋,县教育局将我校新区西侧约8亩土地无偿划拨,选在北侧对军二路开了临时大门。自此,幽静校园南北通串。
1982年10月22日,省教育厅批准我校为省重点中学。
1992年元月,拆除上世纪40年代建造的两栋木楼,新教学楼动工兴建,并获得香港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捐赠人民币80万元。为褒扬邵逸夫先生关心祖国教育事业的精神,将新建的教学楼命名为“逸夫楼”。
2000年11月,我校顺利通过省级示范高中评估验收专家组的验收。师生员工用辛勤的汗水写下建校史上最辉煌的一页——以新的成绩,新的步伐,跨入新的世纪。

跨入新世纪

2000年、2002年、2004年、2006年和2008年,连续五届被安徽省委、省政府授予“安徽省文明单位”称号。
2006年学校党总支被中共安徽省委授予“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”称号。
2007年学校被教育部、人事部授予“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”称号。
2008年,学校被安徽省建设厅、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分别授予“安徽省园林式单位”和“安徽省卫生先进单位”称号。
2012年8月,庐江中学整体搬迁至城东新区。新校区东依蔚然秀丽的东顾山环山公园,西邻景色宜人的城东中央水体公园。文昌路老校区兴办庐江中学实验初中。安徽省庐江第二中学初中部剥离,师生整体迁入庐江中学实验初中。